原料涨!废塑涨!树脂涨!助剂涨…涂料涨、钛白粉涨、沉淀硫酸钡涨、颜料涨…接下来,别再跟我们说能不能优惠了,早晚都要涨,你该关心有没有货啦!
有钱未必能买到货,2017年将是各行各业洗牌最残酷的一年!环保部近日通报,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今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国务院安监总局也宣布7-10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再生塑料(9450, -210.00, -2.17%)均将“被检查”,无一能幸免!
近期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开始,8个督察组已陆续进驻。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和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入驻浙江省和山东省,召开督查工作动员会,督查时间为一个月。
这次涨价潮带来的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成本的的上涨自然很快传导到相关企业。对企业来说,毛利率迅速摊薄的日子并不好过。此时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谁是“幕后黑手”?
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多方面因素“扎堆”出现导致的结果。主要因素包括:
全国严查环保
7-10月,国务院安监总局宣布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所有企业均将“被检查”,无一幸免!环保部也通报,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今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
在环保高压下,全国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停产直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如今的市场已经到了有价无货的地步!
运输成本上涨
2016年9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施行。新规堪称史上最严治超措施。如果加上相应增加的税费,运输单价至少上涨了35%-38%。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运输的管理,运费肯定要上涨,而运费一上涨,必将连带其他的成本上涨!
纸箱价格上涨
今年春节过后,就在中游的纸板纸箱行业渴望在纸价的稳定中实现去年原材料涨价的软着陆时,纸厂再次掀起新一波涨价狂潮。短短半月之内,纸厂发起了连续三波涨价潮。
在原纸价格的疯涨影响下,近日行业又新添了21张纸板、纸箱涨价函,其中浙江就有16家纸板、纸箱厂提价,上海2家,山东1家,福建1家,云南1家,涨幅在5%-10%。据不完全统计,8月3日-8月9日几天时间内已有54家纸板厂或宣布涨价,或限量接单,或暂停接单。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省份关闭了造纸厂。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出台了三个十条的基本限制,即水十条,土十条,大气十条,在这样的布局之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法规进行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取缔,因此造成了巨大的产能下降,而投产的没有跟进,各个地方严格掌控,因此小企业面临死亡是正常的事情,而大企业则不断的扩大,这是国家层面的政策上所导致的。一纸环保令,全国纸业一路飙升。
人民币贬值对原材料进口来说恰恰不是好消息。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由2016年初的6.49左右,变成了现在的6.66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年的工夫,人民币已经贬值近3%。
央行其实是明白的:价格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
多个“幕后黑手”聚集所以才导致2017年下半年又一次涨价潮的来袭,这就是今年原材料暴涨前后,实体企业主真实写照!
去年11月起,受环保考验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重打击,食品企业用于环保设施改造、纸箱包装、物料运输等方面的费用节节上升。虽然现在包装和运输不是主要问题,但源于环保督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压力依然未减,对生产企业来说,真是“不涨是人情,涨也是道理。”
新一轮的涨价潮,一线企业也不可避免,最新发布的各企业半年报中均有提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业绩影响。但一线企业有品牌溢价,小幅度的价格上涨消费者还可以接受。三四线小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不提升价值的涨价无疑是自掘坟墓。
从去年末涨价开始,众多企业坚持了半年多的涨价风波尚未平息,如今又有环保和安监两把利剑悬挂头顶,让三四线小企业更是难受其重。目前,部分包装纸箱仍然断货,大部分食品企业也已经提前停产了。行业一遍愁云惨雾,“涨声”四起,眼看如此形势,不少企业只能傻眼,选择减产和停止接单。
对于恢复生产后产品涨价,厂商表示,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逼升成本,另一方面用环保费用的支出、工荒人力成本、消费品升级研发成本、差异化产品工艺配置工序成本及营销成本等,严重压榨了品牌的利润空间。
对于目前制造业发展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过去制造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的的劳动力上,现在已然没了这个优势。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这是行业达成的一致共识,企业的差异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目前有相当的数量处于经营困难的状态。在这种境遇下,再遇到如流感一般的各项成本涨价潮来袭,恐怕有些企业真的是要的一场重感冒了。
熬过了淡季,却死在了旺季!
作为硫酸钡生产厂家,客户要便宜,商家要利润,厂家要生存,这是拼命的节奏呀!